电容编码器主要由三部分组成:转子、固定发射器和固定接收器。电容器感应采用条状或线状纹路,其中一个极点在固定元件上,另一个极点在活动元件上以构成可变电容器,并被构造为一对接收端/发送器。
转子蚀刻着正弦波纹路径,这种纹路可以在电机轴转动时产生特殊的但可预测的信号。然后,该信号通过编码器的板载ASIC进行转换,计算出轴位和旋转方向。

电容式编码器的优点
由于电容式编码器的工作原理与数字游标卡尺相同,从而克服了光、磁编码器的诸多缺点。
编码器系列采用这种电容技术,其特点是可靠性高、精度高。
因为不需要发光二极管或视距,即使遇到对光学编码器有不良影响的环境污染物(如尘埃、污垢、油渍),电容编码器也可以达到预期的效果。
另外,与光学编码器所用的玻璃码盘相比,更不易受到振动和极高/极低温度的影响。
正如前面所提到的,由于电容型编码器不存在LED烧坏的情况,其使用寿命通常比光学编码器长。
这样,电容式编码器封装更小,在整个分辨率范围内所消耗的电流更少,仅为6到18mA,使其更适合于电池供电应用。

由于电容式编码器的稳定性、精度和分辨率都比磁编码器高,因此,电容式编码器所面临的电磁和电气噪声对其的影响不大。另外,在灵活性和可编程性方面,电容编码器的数字特性也可以提供关键优势。由于光学或磁性编码器的分辨率是由编码器码盘决定的,因此需要额外的分辨率时,每一次都要使用新的编码器,以至于设计和制造过程所花费的时间和成本都会增加。
但是,电容式编码器具有一系列可编程的分辨率,每当需要新的分辨率时,设计者就可以省去更换编码器的麻烦,这样不但减少了库存,而且简化了PID控制环的微调和系统优化。
当涉及到BLDC电机换向时,电容编码器允许数字对准和索引脉冲设置,而这种工作对光学编码器来说可能是重复的,并且耗费时间。
内建的诊断功能允许设计者进一步访问系统数据,以优化系统或现场排除故障。
以上就是编码器相关内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