编码器工作原理及类型介绍
时间:2021-07-16 10:04:28 点击次数:
编码器其实是传感器的一种,只是它一般都是装在设备内部,所以大家对它的认知不多。它是利用光电或电磁原理实现对旋转运动的控制,通过它可以准确的计算出设备执行机构的角位移量和直线位移量,从而对设备运动机构的转速,位置和方向等实现精确控制。
它按工作原理可以分为增量编码器和绝对值编码器两种。这两种编码器大的区别就是体现在码盘上,不过为了便于大家理解码盘的区别,我们先要了解下编码器的工作原理。

编码器左边是接收端,中间是码盘,右边是发射端,码盘外围一圈发白的位置是通孔,设备运行过程中码盘跟随电机或轴转动,右边的发射端遇到通孔会和左边的接收端导通,而遇到非通孔会和左边的接收端断开,这样码盘就会因为外围均匀方孔的原因在转动过程中产生脉冲信号,这些脉冲信号和PLC的高速计数器连接,就可以计算出电机的转速,执行机构的运行位置等。

增量式编码器的码盘就是外围一圈均匀做了很多白色的通孔,它在PLC上显示要么是010101.......,要么是101010.......,2种分别代表不同的旋转方向。码盘一圈有多少个白色的通孔,它旋转一圈就会计多少个数。
而码盘从外围数第二圈那个白色的通孔是0点位置,这个位置没接通一次,就代表码盘转了一圈。
以上就是编码器工作原理及类型介绍相关内容。
推荐产品